錦橋紡織網(wǎng)—資訊頻道> 紡織學(xué)校>正文
一、紗線紗支計算方法
1.單位
?、?、定長制:
A.特克斯:1000米長度的紗在公定回潮率時的質(zhì)量克數(shù)稱為特數(shù)。
公式:Ntex=(G/L)×1000
式中:G為紗的重量(克),L為紗的長度(米)
B.旦尼爾:9000米長的絲在公定回潮率時的質(zhì)量克數(shù)稱為旦數(shù)。
公式:Nden=(G/L)×9000
式中:G為絲的重量(克),L為絲的長度(米)
⑵、定重制:
A.公支數(shù)(公支):1克紗(絲)所具有的長度米數(shù)。
公式:Nm=L/G
式中:1為紗(絲)的長度(米),G為紗(絲)的重量(克)
B.英支數(shù)(英支):1磅紗線所具有的840碼長度的個數(shù)。
公式:Ne=(L/G)×840
式中:L為紗(絲)的長度(碼),G為紗(絲)的重量(磅)。
2、單位換算
A.特數(shù)Ntex與英制支數(shù)Ne
Ne=C/Ntex(C為常數(shù),化纖為590.5、棉纖為583,如果為混紡紗可根據(jù)混比進行計算,如:T/JC(65/35)45S紗線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計算便可)
B.英制支數(shù)Ne與公制支數(shù)Nm
純化纖:Ne=0.5905Nm純棉:Ne=0.583Nm
混紡紗線:如T/JC(65/35)45SNe=(0.5905*65%+0.583*35%)Nm
3、特數(shù)Ntex與公制Nm
Ntex×Nm=1000
4、特數(shù)Ntex與旦數(shù)Nden
Nden=9*Ntex
二、捻度與捻系數(shù)
1.捻度:紗線單位長度內(nèi)的捻回數(shù)。棉紗線及棉型化纖紗線的特克斯(號數(shù))制捻度Ttex,是以紗線10cm長度內(nèi)的捻回數(shù)表示;英制支數(shù)制捻度Te,是以1英寸的捻回數(shù)表示。精紡毛紗線及化纖長絲的捻度Tm,是以每米的捻回數(shù)表示,以上表示方法的的關(guān)系為:
Ttex=3.937Te=Nm/10 Te=0.254Ttex=0.0254Tm
捻回分Z捻和S捻兩種。單紗中的纖維或股線中的單紗在加捻后,捻回的方向由下而上、自右至左的叫S捻;自下而上,自左至右的叫Z捻。
股線捻回的表示方法,第一個字母表示單紗的捻向,第二個字母表示股線的捻向。經(jīng)過兩次加捻的股線,第一個字母表示單紗的捻向,第二個字母表示初捻捻向,第三個字母表示復(fù)捻捻向,例如,單紗為Z捻、初捻為S捻,復(fù)捻為Z捻的股線,捻向以ZSZ表示。
2.捻系數(shù)
特數(shù)制捻系數(shù)αtex=Ttex*Ntex1/2
英制捻系數(shù)αe=Te/Ne1/2
公制捻系數(shù)αm=Tm/Nm1/2
特數(shù)制捻系數(shù)αtex與英制捻系數(shù)αe間的關(guān)系為:
αtex=Ttex*Ntex1/2=Te/2.54*10*5831/2*Ne1/2(583為純棉品種的系數(shù),若為混紡、化纖紗線請參考特數(shù)與英制換算常數(shù)C的變化)
三、紗線的強度與單紗斷裂強度
單紗強度:拉斷單根紗線所需要的力,叫單紗強度或單紗強力,單位是牛(N),厘牛(CN)。
單紗斷裂強度:單紗強度P與紗線特數(shù)Ntex之比單位是Km或cN/tex
四、標準重量
紡織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或公定含水率時的重量叫“標準重量”
紡織材料的標準重量與實際回潮率下的稱見重量之間的關(guān)系為:
標準重量=稱見重量*(100+公定回潮率)/(100+實際回潮率)
在生產(chǎn)上對于標準重量的計算。往往先將材料烘干,在根據(jù)干燥重量進行計算,算式如下:
標準重量=材料干重*(100+公定回潮率)/100
五、紗線毛羽特征指標
紗線毛羽特征指標有:毛羽總根數(shù)N,毛羽總長度L,毛羽平均長度L?,毛羽指數(shù)η等。
毛羽總根數(shù)N是指單位長度內(nèi)紗體單側(cè)的毛羽累加根數(shù)(根/m);毛羽總長度是指單位長度紗線內(nèi)毛羽的總長度(mm/m),即:
L=N×L?
毛羽指數(shù)η是指單位長度紗線內(nèi),單側(cè)面上伸出長度超過設(shè)定長度的毛羽根數(shù)(根/m)。 紗線篇(二):紗線基礎(chǔ)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