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亚洲性人人天天夜夜摸|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亚洲v欧美v国产ⅴ在线成|成人午夜时看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6|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我要找信息

熱門關鍵字:

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tài)>正文

中間商瘋炒 國儲棉拋儲遇挫

                     

  沒有人會忘記當年國家發(fā)改委為平抑食用油價,向市場大量拋售儲備油,卻由于外資糧商從中操作,食用油價不降反升。如今,中國的棉花有望成為第二個警戒案例。

  在經歷長時間的出口下滑之后,紡織品行業(yè)再次經歷原材料——棉花的漲價危機。在棉價高企的今天,占據紡織品最主要成本的棉花,正在導致紡織品企業(yè)壓力沉重。

  成本的煩惱

  為改善棉價上漲對紡織品行業(yè)的影響,從5月下旬開始,國家發(fā)改委開始拋售儲備棉。然而,一個月過去了,作為發(fā)改委三次收儲272萬噸之后的首次拋儲,并未能讓緊繃多日的紡織企業(yè)得以喘息。由于中間商從中漁利,拋售價格正連連走高。

  平抑不了的儲備棉價格,讓身處全國棉花主產區(qū)的江蘇鹽城鴻升棉紡廠廠長洪學文走投無路。

  出乎他的所料,自5月22日發(fā)改委宣布拋售儲備棉至今,拍賣價格不降反升。以該廠所需的三級棉為例,6月18日~6月24日五個交易日國儲棉競拍折合的價格分別為12987元,13017元,13500元,13550元,13600元,交易價逐漸上升,與市場棉13100元/噸的價格相比,絲毫不具優(yōu)勢。

  洪學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現有的價格,加上出庫費、運輸費,到廠就要13300~13800元/噸,通常以200噸為單位起拍,一拍就相當于虧損了幾十萬元。至于國家此次拋售儲備棉能否達到平抑棉價的預期效果,洪學文如是表示:“這次國家拋售150萬噸儲備棉作用有限,價格降不下來,而且發(fā)改委明文規(guī)定,不得打壓市場價格。”

  洪學文告訴記者,原材料是影響紡織企業(yè)成本的最重要因素,一捆儲備棉200噸,價格高達270萬元,對絕大多數處在虧損邊緣的紡織企業(yè)來說,一次性拿出這些錢來比較困難,目前已經有企業(yè)采取現貨市場賒欠的方式購買,還有一些企業(yè)嘗試用低等級的棉花代替。

  但洪學文稱,像他這樣的依靠邊購邊銷謀取效益的小型棉紡企業(yè)不愿意冒這個風險。鴻升棉紡廠已經持續(xù)兩個月都沒有補貨了,目前的存量約能支撐一個多月的生產,按照慣例庫存應該維持在3個月左右的用棉量。“再等等看吧。”事到眼前,洪學文只能盼望有朝一日價格回落。

  中間商“潛伏”

  洪學文的決定在于,他深深知道,在中儲棉和紡織企業(yè)之間,中間商扮演著“價差攫取者”的角色,像他這樣的中小城市棉紡企業(yè),無能為力。

  一個事實是,拋售啟動十天后,并不熱烈的競拍反應,導致半數流拍,發(fā)改委被迫將競拍底價由12900元/噸下調至12600元/噸,但很快有中間商高位接盤,價格彈回到13000元以上。

  而這個時間點與發(fā)改委批準代理商競拍儲備棉規(guī)定的推出十分吻合。由于交易商“門檻偏高”,發(fā)改委一度決定,適當放寬交易資格限制,自6月8日起,允許紡織企業(yè)委托流通企業(yè)代理競拍,“中小紡織企業(yè)太多,他們的流動資金不是很多,每噸收取500元的拍儲保證金,一個長期的席位費就需要5萬元。”中國棉花展望信息咨詢公司分析師李仁告訴記者。

  為了防止中間商炒作,發(fā)改委同時規(guī)定,所有紡織企業(yè)購買或通過其他交易商代理購買的儲備棉只能用于本企業(yè)紡紗生產需要,不得轉賣,不得用于交易市場商品棉電子撮合交易的交割和鄭州商品交易所的交割。

  然而,讓李仁憂心的是,許多中間商正是鉆了這個空子,由于拍下后棉花是否自用無從查起,很多流通企業(yè)也通過紡織企業(yè)競拍,事實上是通過他們收購指標,并不立刻將拍得的棉花轉讓,而是再囤積起來,再度把價格炒起來。

  記者通過洪學文輾轉聯系到一位囤貨商,他說:“我們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全國,這樣的中間商無以計數,收購商、囤貨商、加工商等多環(huán)節(jié)都在參與,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掙錢,棉價豈能不貴。”

  當記者問及囤積后的棉花是否能售出時,他胸有成竹地告訴記者,“現在低潮已經過去,用棉量又開始上升。”

  他繼而表示,“目前累計成交的35萬噸國儲棉,除了少數實力雄厚的大型紡織企業(yè)拍得,絕大部分在中間商手中,所以并不擔心手中的貨轉不出去,中小企業(yè)現在不接單,難道就會坐以待斃嗎?”

  對洪學文來說,等待的結果可能并不盡如人意。那位中間商告訴記者:“儲備棉拋售過程中的市場反應,讓市場中的中間商和拋儲過程中的中間商都收回了盡快出手庫存棉花的念頭,所以說,目前市場上的可供資源到底有多少,誰也說不清,到他們出手的時候,價格可能突破15000元/噸。”

  進口棉花:最后“殺手锏”

  由于中間商始終打著“保護棉農”的旗子,發(fā)改委對這一狀況至今無法追溯。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