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tài)>正文
日前,上海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與全球知名皮草公司哥本哈根皮草共建的保稅冷庫在上海浦東啟用,這是上海紡織布局全球產業(yè)鏈跨出的又一步。
據解放日報11月30日報道,上海紡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童繼生表示,未來五年,上海紡織將投入100億元進行全球收購,形成“用非洲資源、由歐美設計、在亞洲與拉美服裝制造、由中國集成、向全球銷售”的全球化布局,并實現從貿易商向供應鏈集成商的轉型。
上海紡織現將目標投向海外市場,并非簡單地將產品銷售出去,而是將產業(yè)鏈延伸到海外。像非洲國家蘇丹土地資源豐富,光照與水資源充沛,上海紡織在海外最大的棉花種植、紡織印染和服裝家紡加工、物流貿易基地“蘇丹紡織工業(yè)園區(qū)”就建于此,去年下半年啟動建設,先期已投入10億美元。明年,這里將收獲第一批棉花,并通過基地內的紡紗廠產出5萬錠紗線,未來規(guī)模會擴大到30萬錠。
上游,主要在海外布局。“紡織產業(yè)不能沒有制造業(yè)。”上海紡織集團一手建低成本原料產地,一手抓低成本制造基地。目前已在東南亞地區(qū)集成了一批低成本制造基地,如在緬甸、柬埔寨和孟加拉國等地,形成了每年400萬件套服裝加工能力和每年60萬件套檢品能力,并計劃未來5年再翻一番。今年8月,上海紡織與新疆建設兵團共同成立了上海國際棉花交易中心,這是設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內的全國唯一的國際棉花、紡織原料及紡織品交易平臺,未來將成為整合全球棉花紡織原料資源的平臺。
中游,借全球設計“外腦”。上海紡織承辦的“上海時裝周”今年與意大利米蘭時裝周、“倫敦時裝周”簽訂了戰(zhàn)略合作,在與更多海外設計師的合作中,進一步推動自身時尚產業(yè)的國際化。今年4月,上海紡織就與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哥本哈根皮草簽訂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
下游,通過在當地設立銷售基地,提升生產與貿易能級,將產品滲透到全球。未來蘇丹紡織工業(yè)園區(qū)生產的紡織產品將主要服務于非洲市場。今年7月,上海紡織收購了我國香港的一家羊毛衫企業(yè),這家企業(yè)自主設計、制造毛衫能力年產規(guī)模2500萬件,80%以上產品銷往歐美知名品牌零售商和大型百貨商場。下一步,上海紡織還將收購歐美有關車用紡織品生產銷售公司。
A股上市公司中,申達股份、龍頭股份均為上海紡織集團下屬企業(yè),未來有望在集團全球產業(yè)鏈的布局中直接獲益。 未來5年上海紡織將投100億進行全球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