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進入10月中下旬,國內棉花銷售和加工進度大幅低于去年,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涉棉企業(yè)的開工情況及加工的皮棉總量,比去年同期少接近10%。中國棉花協(xié)會調查預計,受天氣影響,今年全國棉花總產693萬噸,同比下降10.4%。那么,棉花產量下降,是否意味著棉花價格的提高,棉農能夠賺到錢呢?
據(jù)中國鄉(xiāng)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同樣是棉花,今年行情出現(xiàn)南北兩重天的局面:山東棉花減產,農民惜售;長江流域棉花質量差,沒有人收。分析師孫立武介紹說:“今年山東濱州和東營的平均銷售價是在4塊4到4塊5,比去年同期高的幅度,至少在10%以上。其他地方,像濟寧、菏澤、德州、聊城,這些主要產區(qū)今年價格也要比去年高5%。長江流域尤其是兩湖,棉花四級白棉基本上是3塊8到4塊1,好一點的能到4塊3,整體比去年同期價格要低。”
盡管山東棉價好于長江流域,但是兩邊棉農卻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賺不到錢。在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大碼頭鎮(zhèn)央四村,植棉大戶吳守紅正在自家棉田里采摘棉花,吳守紅告訴記者,去年畝產能到600斤,今年最好的地塊也就500來斤。
吳守紅:“今年產量看著不好辦。除肥料,農藥錢,也掙不了多少錢。”
大碼頭鎮(zhèn)農業(yè)站站長任會波:“今年產量低了,雇人之后成本也很高了,拾1斤籽棉是1塊錢,本來棉花減產,再雇人效益就很低了。”
任會波說,大碼頭鎮(zhèn)共種植棉花10萬畝,今年棉花產量比去年減產30%左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夏季雨水偏多,造成棉田澇災,棉花減產。再加上拾花工成本提高,棉農收益大打折扣。
雖棉花普遍減產,但今年山東棉花質量還是不錯的,收購價格也漲3毛左右。可當前情況下,棉農們還是不愿意出售,希望日后棉花價格可以再漲一漲。這樣一來,棉花加工廠只能靠加工國儲棉賺取一點加工費。廣饒縣天鑫棉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增國:“現(xiàn)在僅靠賺取加工費去維持,因老百姓遲遲不賣,現(xiàn)在棉花販子出去收棉花的,來這里賣,基本在家收多少錢,來這里賣多少錢,棉花販子現(xiàn)在因為不賺錢,加工廠也不賺錢。”
相比山東棉農減產不增收的境地,長江流域的棉農們則面臨著更嚴峻的形勢。在湖北省公安縣章莊鋪鎮(zhèn)雙星村棉農趙丕一家里,棉花堆得跟小山似的,他說,現(xiàn)在還有一萬三千斤棉花沒賣,很急。
趙丕一:“前兩天,他們收棉花,只兩塊九,有的好一點的,就三塊二三。軋花廠還不要,就是給他們送過去,就是不要。”
今年7、8月份連續(xù)干旱,9月份又出現(xiàn)連續(xù)陰雨天氣,是湖北、湖南棉花沒那么白的罪魁禍首。孫立武:“這些天氣造成棉花顏色級、纖維長度都不是非常理想,有相當大一部分都達不到國家收儲的標準。”
針對棉農賣棉難的問題,國家發(fā)改委近日發(fā)布《關于做好2013年度棉花購銷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在個別因受災達不到國家收儲質量要求的地區(qū),由產棉區(qū)政府研究通過地方儲備加以解決。
孫立武認為,從現(xiàn)在情況來看,通過地方解決的可能性比較小。
“如果后期國家不出臺政策的話,湖北湖南的棉花只能慢慢消化。其實湖北湖南這種現(xiàn)象非常普遍,只是相比往年,這個進度慢得非常多。”
對于待價而售的山東棉農,孫立武建議,適當加快采摘進度,保證棉花質量,爭取減產不減收。
“越往后,棉花的質量會出現(xiàn)下降,到后期,頂部的棉花整體質量出現(xiàn)回落。再加上棉花上市量增加,供應量增加,棉籽的價格也會回落,所以加工企業(yè)要保證非常微薄的利潤,后期籽棉的價格肯定還會回落。”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yè)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